微耕機要先磨合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時間:2011-12-29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為什么微耕機要先磨合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微耕機械為何難進農家近年來,隨著農村農業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微耕機農民種植大棚如雨后春筍般崛起。 在許多農村,種植大棚果菜已成為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一些生產廠家瞅準農民 的需求,相繼推出了大棚里使用的微型耕作機械,并利用各級報刊、電視等媒體進行 大張旗鼓地宣傳。有些生產廠家還配合農機公司進行了巡回鄉村的現場演出。結果, 事與愿違,微耕機械一直未能激起農民的購買欲望。是農民不想用機械化提高勞動效 率嗎: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微耕機械為何引不起農民的購買欲?原因何在?筆者對 此進行了調查。
一、農民建造大棚的規模,制約了對微耕機械的需求。如今在農村,雖然家家戶 戶建大棚種植蔬菜、果品,但建的都是冬暖式大棚,且規模小,500-1000平方米的林 棚占了80%以上。 大棚構造簡陋,農民用土打墻,竹竿、水泥檁條當立柱,一個大棚 造價在2000-3000元。 農民建大棚的時間是在“三秋”結束后的農閑,使用期限為八 個月。由于農民建的大棚規模小, 一個大棚的年純收入5000-7000元,農民算賬說使 用微耕機械賠本錢。如購買一套微耕機械需花4000元錢,再加上油錢,維修費,一年 一個大棚的收入沒了。農民種植大棚最費力氣的是耕翻地,許多農民的做法是,先用 土打起大棚的后墻,微耕機豎上立柱,用牲畜拉犁耕耙完地后,再鋪上大棚膜。在微耕機械 的現場演示中,許多農民都說這機子很適應大棚使用,便一問銷售價格,都搖頭嫌貴。
二、微耕機械的推廣銷售是“煙袋鍋子一頭熱”,生產廠家竭力推廣,農機公司 無動于衷。微耕機械既能耕耙、播種,又能噴藥、澆灌,可以說解決了農民種植大棚 蔬菜、果品的機械化難題,卻為何激不起農民購買的欲望呢?除銷售價格過高,使用 周期過短等因素外, 與農機公司推廣宣傳的經營策略有直接關系。目前,全國有近 70%的農機公司處在瀕臨倒閉的邊緣,連維持起碼的經營能力都喪失,更談不上推廣 宣傳微耕機械。雖然說,微耕機械的市場需求前景廣闊,但目前的市場需求甚微。因 此,農機公司不想大力推廣宣傳。
三、現場銷售服務不到位,也是影響微耕機械推廣的關鍵。推廣一種新式農機產 品,在剛開始打市場之時,全憑生產廠家技術人員和農機公司營銷人員的現場說法和 演示。而目前,許多生產廠家卻忽視現場銷售服務這至關重要的環節。由于農機公司 對微耕機械是代銷,常常出現代而不銷的現狀,致使微耕機械躺在倉庫里睡大覺。 在我國農村,農民種植大棚蔬菜、果品是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重頭戲,微耕機械 將有前景廣闊的市場需求。那么,如何激起農民購買的欲望?首先是要把銷售價格定 在農民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即每臺微耕機械銷售價格1500-2000元。二是微耕機械要 配套環保型的2000-3000瓦柴油機, 微耕機以減少對大棚蔬菜、果品的污染。三是搞好維修 服務和配件供應,做到機械壞了有人搶修,能買到配件。
四是在一些重點村莊開展無 償贈機活動,生產廠家要以實實在在的服務,讓農民親眼目睹微耕機械的經濟效益。 五是生產廠家要選準有信譽、有市場、有推銷能力的經銷商,廠商配合推銷,才能達 到雙方滿意的效果。 為什么微耕機要先磨合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新微耕機和大修后的微耕機一定要經過良好的試運轉磨合后再投入正常使用,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能,延長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
一、微耕機試運轉磨合的重要性
磨合是使兩摩擦表面在開始工作時進行一次受控性磨損。使兩摩擦表面相互適應,以得到最好的承載關系,在這樣的配合表面下工作時,其摩擦損失的機械功最小,磨合好后的機器性能最佳,燃料、潤滑油消耗最少,其磨損速率低,機件使用壽命較長。
目前,我地市場銷售的微耕機中,有的是商家胡亂宣傳說已經在出廠時磨合好用戶可以直接使用,有的是用戶自己嫌麻煩沒有按規定進行磨合直接就投入生產,結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其實,絕大部分生產廠家在微耕機組裝好后只是起動發動機空轉了幾十分鐘看看裝配質量,微耕機沒有真正完成使用前的磨合工作。
二、微耕機試運轉磨合的必要性
(一)、經過機械加工或新零件的工作表面存在微觀不平度,剖面放大后呈鋸齒狀,還存在因機床振動、熱處理變形造成的幾何誤差缺陷。零件在工作時,僅凸起部分接觸,實際承載面積遠小于設計面積,只有其名義面積的10-3—10-4,如果這時就以全負荷工作,必將造成局部過載,破壞潤滑油膜,使凸起點產生熔接和撞擊。當零件連續運動時,熔接處又被撕斷,脫落成為新的磨料,而且撕斷位置未必發生在原接觸點上,因而可能使一個零件表面不平度減少而另一個零件的不平度加大,并把和它作相對運動的零件刮傷,長此工作下去,零件表面嚴重刮傷,配合間隙迅速增大,使用壽命顯著縮短,有時還會發生拉缸抱瓦等事故,所以試運轉磨合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在良好的潤滑和冷卻條件下,用逐漸增加負荷的辦法,將零件表面的微觀不平度逐漸磨平,宏觀缺陷得到修正,最后使零件有一個理想的工作表面,這個表面實際承載面積較大,因而能全負荷工作,又能保持良好潤滑。
(二)、微耕機工作條件惡劣,某些零件如螺絲、彈簧、氣缸墊、鏈條、懸掛裝置、刀具、變速傳動裝置和操作機構在經過最初一段時間工作后,可能產生松動、彈力變化、配合間隙增大等現象,經過試運轉磨合后,要對這些零部件重新緊固或調整。
(三)、在制造、修理和安裝過程中,微耕機還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在運送途中,機器也可能受到損傷,通過試運轉磨合能及時發現排除各種故障。
事實證明,微耕機磨合試運轉的質量對其動力性、經濟性、使用壽命都有重要影響。微耕機據統計,磨合質量較好的其經濟使用壽命可以達到較差的3倍以上。如果微耕機不經磨合就直接用高速度、大負荷工作,其曲軸連桿活塞總成等高速運動件的壽命也有可能縮短至幾十個小時,甚至斷裂。由于試運轉不良,運動副零件工作阻力增大,承載摩擦面局部溫度高,燃油油耗增加,潤滑油燒蝕量大,零件壽命縮短,將增加作業成本,影響作業收益。
三、影響微耕機試運轉磨合的因素
影響磨合質量的主要因素有:零件表面粗糙度,部件熱處理及加工工藝,零件表面的性質及采用的潤滑劑。
潤滑劑:一般在磨合時都采用低粘度的潤滑油,以便散熱和清洗,具體應根據產品使用說明書選擇和操作,目前我地保有量最多的合盛牌柴油機型微耕機的發動機和變速行走箱在磨合和正常使用過程中都采用CC級或CD級柴油機機油。
四、微耕機磨合試運轉技術要求
微耕機的試運行磨合的技術要點是:磨合時微耕機所帶負荷大小,轉速高低和各階段磨合時間。一般分為發動機磨合和整機磨合兩部分,這一磨合技術規范選擇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微耕機使用壽命。評價磨合試運轉質量好壞的依據是:
①磨合過程中零件磨損量為最??;②磨合時間短,燃油、潤滑油消耗少;③零件和整機的使用壽命長;④發動機的動力性和整機經濟性最好。
(一)第一階段(也稱工廠試運轉)
一般在制造廠內進行,約三十分鐘到幾個小時,以發動機為主。這一階段運動付零件的磨損強度很大,微耕機其主要作用是將零件表面微觀不平度磨平,測定發動機的有效功率和耗油量,檢查制造質量,消除已發現的故障。
(二)第二階段(也稱用戶試運轉磨合)
磨合時間一般不少于20小時。在此階段,除使運動副零件的不平度繼續磨平外,還要修正宏觀缺陷。在此階段,隨著磨合時間的增長,磨損強度逐漸減小,最后趨于穩定,就可正式作業,但在剛開始作業的頭幾個班次,最好仍以90%的負荷作業,使運動副零件進一步磨合,特別是以合盛、藍天等為代表的齒輪傳動微耕機,尤為重要。
1.新微耕機的磨合
①發動機空轉:用戶初次起動后用中偏低速進行5分鐘的熱機運轉,等機器預熱后再逐漸將轉速提高運行20分鐘。
②微耕機空行:裝上行走輪,由低速檔到高速檔行駛,磨合4-5小時,結束后檢查調整機器。
③微耕機帶負荷磨合:調高發動機轉速至額定轉速的85%,帶上50%的負荷,進行耕整地作業,時間為15小時(約兩個作業班次),結束后趁熱放掉變速箱和發動機內的全部潤滑油,注入適量清潔柴油,轉動幾分鐘予以清洗(不要起動發動機),然后將柴油放干凈,按規定注入潤滑油,結束后微耕機方可正常使用。
2.大修磨合
微耕機在發動機和變速行走箱大修后也應予以試用磨合,微耕機首先在無負荷條件下運行1小時,在輕負荷下工作5小時后,立即趁熱放出潤滑油,加入適量清潔柴油予以清洗,然后將柴油放干凈,注入新潤滑油后才可投入使用。
五、用戶試運轉磨合注意事項
1、磨合前的準備:
先辦理交接手續,檢查使用說明書、隨機零配件及附件是否齊備。清理掉外部油污、泥土等雜物,檢查和緊固各部分螺絲。檢查各操縱機構的功能和行程是否正常,必要時調整。檢查燃油、潤滑油、冷卻水等是否達到要求,檢查輪胎氣壓和皮帶張緊程度,微耕機并按潤滑表向發動機曲軸箱和變速行走箱加足潤滑油。
2、試運轉順序和步驟:
①起動前先斷開離合器,將變速拉桿置于空檔位置,用拉繩或搖手柄轉動曲軸,無異常聲響方可啟動。
②起動主機后,立即觀察發動機排氣煙色和傾聽發動機聲響,無異常時方可進行空行試運轉。
③空運轉結束后,掛上檔位,接合離合器,傾聽變速行走箱部位聲音是否有發卡、打齒現象,轉動是否平穩。如一切正常方可進入下一階段磨合。
3、用戶試運轉磨合結束后的工作:
①建立相關機車檔案;②按照說明書規定更換潤滑油;③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④按規定扭矩擰緊螺絲;⑤再次清理掉外部油污、泥土等雜物;⑥檢查和調整各操縱機構的行程;⑦檢查機器上的操作及安全警示標志是否齊全或損壞;微耕機⑧將微耕機妥善存放在地勢平坦、干燥通風、避免日曬雨淋的地方。